Thursday, December 20, 2007

沒有上司的世界

你能夠想像在一間企業內工作,沒有職位和職銜(Position and Job Title)、沒有階級(Rank)、沒有指定工作、沒有正式的溝通渠道、沒有命令鏈(Chain of Command),最重要的是,沒有上司!你會質疑這是否一間「一人公司」,但如果我告訴你,這是一間擁有超過8,000員工,2006年營業額超過20億美元,並在過去十年每年都有7-9%增長的公司,而你一定見過甚至用過它的產品,你信嗎?

W. L. Gore & Associates在1958年成立,以創意聞名。它發明了Gore-tex ﹣一種可以防水但透氣的物料,可以用在衣物和鞋子,是許多喜愛戶外活動人士的良伴。創辨人Wilbert L. Gore在以往的經歷中,發現在一間官僚的企業中,同事只會在Car pool 中才可以不分階層及職位地暢所欲言,而企業在面臨危機時又或者要推出新產品時,都會設立委員會(Committee)或者工作小組(Task Force)去解決問題。Wilbert想,為何要等待危機出現時才使用這種組織呢?所以在他的企業裡,只有4個分部(Divisions):布料、金屬、工業、及電子產品,也有一些支援小組如人力資源及資訊科技等,但每一個廠房都限制在250人以下,同事都以Associates相稱,鼓勵直接的溝通和集體決策,重視創意,保留著小型企業的機動和靈巧。

你可能會不明白,沒有人發施號令,如何工作?有趣的是,原來沒有上司其實即是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上司,因為當有一個Associates想到一個新產品的點子時,他便要說服其他人加入他的小組,如果大家認為他的點子行得通,而管理能力又出色,可以為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話,才會加入一起工作,畢竟大家的績效評估(Performance Appraisal)是互相評分的,如果工作能力欠佳,未能對公司帶來好處,大家都不會手下留情。所以同事間需要互相了解大家的長處與技能,以便在籌劃工作時可以招募適合的人選。在Gore內,領導人不是由高層欽點的,而是好像一塊磁石,透過實質的工作,慢慢地吸引大家,大概這就是「服眾」了。

當然,Gore還是有CEO的,但歷任的CEO都是內部提升的,熟知企業運作,亦深信這一種企業文化才可以令企業長青。誰說大企業就要愈來愈官僚了?

(在歐美國家,為了節省燃料費用及環保,企業會鼓勵住在鄰近區域的同事自組小組,輪流充當司機,駕車接送組員上下班,而這些小組就稱為Car Pool)

Saturday, December 15, 2007

企業家 (Entrepreneur)

The Body Shop的創辦人Anita Roddick在今年的九月十日逝世,享年六十四歲。她在1976年於英國開始了第一間The Body Shop,開業時只有十五個產品,怎料產品大受歡迎,半年後開了分店,後來更開始以特許經營(Franchising)的方式發展。至今天,分店已擴展至55個城市,數目超過2,100間。企業於2006年法國的歐萊雅集團(L'Oreal)以12億美元買下她的股份,雖然這宗交易的爭議性很大(因為歐萊雅仍然採用動物測試為旗下的產品作測試),但她的魄力與勇氣一直叫人欣賞,因為在我們還不知道甚麼是「綠色生活」、「環保」、「動物權益」之前,她已經鍥而不捨地教育我們:不以動物為產品作試驗、減少不必要的包裝、提供膠樽回收的優惠、公平貿易….. 她更為我們示範了,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創意與市場營銷的重要性。

今天我們對企業家的理解,主要來自美藉奧地利裔經濟學家Joseph Schumpeter在40至50年代所提出的觀點,他認為企業家是一個可以把新意念具體化,並演變成有市場潛力的創意(Innovation)。創意可以是新的產品(如汽車取代馬作為交通工具),也可以是新的生產方法(如以印刷上以電腦排版取代人手排版),或是新的分銷方式(如Dell以電話訂購個人電腦)。而他相信,一個國家若要推動社會及經濟,應該由企業家的創意及企業的研究與發展(Research and Development) 帶動,而非如凱恩斯理論所持的觀點:由政府增加開支來支配經濟。

其後,Frank H. Knight 和Peter Drucker則為企業家精神加入了「承擔風險」的定義,指他們願意付出時間和資金,經營一個未知會否成功的創意;David McClelland認為企業家都很渴望有所成就。不過無論是哪一個學者,都相信企業家是無法訓練出來的。那麼,你呢?會有興趣做個企業家嗎?

Monday, December 10, 2007

萬千師奶賀台慶

看完了詹瑞文的「萬千師奶賀台慶」,很多感觸。無線慶祝她的四十周年台慶,我們的生活也不知不覺地受影響。小時候播六點半新聞便是晚飯時間,七時播劇集,八時便要關電視做功課。歡樂今宵是我們星期五才可看的節目,台慶、東華、港姐更是每年必看的重頭戲。遇上有長篇劇大結局,全香港的人都趕著會回家看電視。那時候的麗的電視還有點攻勢,也拍下了不少好劇集,曾經威脅著無線。可是今天已無復當年勇了。四十年了,無線成功地令觀眾一邊看一邊罵,罵完又繼續看,從不轉台;更成功地建立了一個王國,一個順我者昌,逆我者亡的壟斷者,更影響了許多人的思想 ﹣無線的節目何曾叫我們思考?向世界出發又真的令大家了解世界多一點嗎?還不是一貫的「汶萊 = 暴發」的典型化嗎?

近年的熱門節目,溏心風暴、歲月風雲、金枝慾孽、美女廚房、最緊要正字 ﹣我全部沒有看過。因為我覺得,要追一套劇集,會花不少時間,如果都是家族情仇、見利忘義、爭權奪位、橫刀奪愛、爾詐我虞,和我小時候看的劇集,又有何分別?我都長大了,無線你有嗎?大家在看美女廚房看得興高采烈的同時,有想過這是個叫女性出醜的節目嗎?為甚麼我們的綜藝節目就只有暴露別人的醜態才有人看?

不過最的「建築有情天」卻有點 heart,談建築、文化保育,劇本也有點心思,又會到不同的建築物取景(當然你得忍受贊助商雅居樂的忽然出現),演員亦好。只希望不要中途又來個忘恩負義、殺人報復的橋段就好了。其實觀眾的要求很簡單,有個有點思想的劇本,不要糟蹋演員就可以了。

Saturday, December 8, 2007

王佳芝的手提包


在《色戒》中的王佳芝,總是穿著旗袍,拿著個手提包(Clutch Bag),優雅地扮演她的麥太太。對啊,小時候的我在看粵語長片時,女主角都是這樣的,那時候常想道,人大了,就買個這樣的包包上班去。好了,到真的要買手袋上班的時候,再也找不到這種手提包了,全部都是配上了肩帶的,當時實在有點失望。

近年懷舊潮興起,這類手提包又開始流行起來了。有天逛街,看上了一個(就是圖中這一個Marni的,17.2 x 3.9 x 14.4 吋),有點心動,可是回心一想,也就算了。點算一下每天放在手袋的東西 ﹣ 銀包(零錢、各式證件、信用咭、優惠咭)、電話、iPod、鎖匙、化裝袋、太陽眼鏡,已是不輕的了,有時還會帶雨傘、小披肩、Folder和書本......(還沒有計算我的Notebook呢)沒有肩帶,便是整天得提著它,累了怎麼辦?從袋中拿東西時又要雙手並用,萬一購了物的話,雙手都沒空了,如果這時候電話響起,也就夠你狼狽的。還要千萬不可遇上下雨天呢!回家的時候要乘巴士嗎?嘿嘿嘿!

今時不同往日,現代女性的生活習慣與從前的貴婦淑女很不同,她們出入總有私家車,總會有男士為她們推門拉椅拿東西..... 1930年代Coco Chanel 為了讓女性可以空出一對手來,發明了世上第一個配上肩帶的手袋,初時女性並不特別接受,但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男人都上了前線打仗,女性開始肩擔社會上的工作崗位,也再沒有男士在她們身邊,要撐起半邊天,雙手怎可沒空?所以配有肩帶的Chanel手袋在50年代流行得不得了,已成為了品牌經典,大家爭相仿效,也成為大家上班外出的好拍擋了。Clutch Bag?還是留待偶爾出席晚宴(而之前又不用上班)的日子用吧!

Friday, December 7, 2007

Hi all!

你們好!未來我會和大家分享我的興趣(烹飪、電影、閱讀、旅遊、逛街...)、工作(教學、企業管理) 和對事物的看法呢!請多多指教!